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集锦 >

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建设的几个关键

时间:2015-09-13 13:28来源: 作者:刘丽敏 点击:
当今大学校园“宗教热”向我们的高校宗教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大学生的宗教观教育需要新的思路和视野。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将其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是一个积极的回应和有益的探索。但是,如何开设好这门课程,切实完成好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宗教观及信仰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所面临的一项具有迫切现实意义的课题。近20年来,“宗教热”已然成为我国社会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敏感、最有条件和机会接触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高知识群体,自然会受到社会上“宗教热”的影响。海外基督教渗透势力也把大学生作为重点传教对象。在大学校园中,不仅出现了大批“望教者”、“宗教文化追随者”,而且已有小部分大学生皈依了宗教,成为了虔诚的宗教信徒。对大学生中宗教信徒所占比例的估计,最高在20%,最低在3%4%之间。此外,邪教和伪科学也把大学生作为它们的渗透对象,而“占星术”等封建迷信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津津乐道的时尚。总体而言,虽然大学生的“三观”主流仍然是积极向上的,但信仰多元化的趋势已经日趋明显。大学生中信仰宗教的人数日益增多,表现出寻求宗教庇护性强、被动性和非自觉性、表面性和非本质性等特点。[1] 大学生信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社会、民族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人际交往、倾诉隐私、缓解压力、治愈心灵创伤等内在心理的需求,以及宗教伦理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等等。因此,大学生信教有其自身的内在机理。但是,其消极效应更是不容忽视。一些学生参与以庆祝宗教节日为名在指定宗教场所以外非法聚集的宗教活动,在一些高校内也有学生和外教以学外语的名义组织宗教性质的聚集,一些学生承继了一些地下教会对于国家和政府的疏离情绪和逆反心态。这些均表明很多有宗教信仰倾向的学生对我国关于宗教事务的有关法律法规缺乏基本的了解,对“宗教信仰自由”这一基本政策理解得非常片面,对来自异域的宗教渗透与文化侵略认识不足、缺乏警惕。这是我们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的必要性和出发点之所在。

      总之,已有的对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实证调查研究表明,无论是大学生们的信仰现状,还是他们对宗教的认知情况、对我国宗教政策的理解和把握程度,都要求我们必须对当代大学生的宗教观教育予以高度的重视、真切的把握、审慎的处理,探索构建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宗教观及信仰教育机制,采取正确的对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建构起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多元和谐信仰结构。大学生是青年中的精英,将来是国家和社会的领导者,同时,他们又是知识文化的继承者、研究者和传播者,是从精神上、文化上、教育上影响社会公众的群体。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的主旨和原则

      宗教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加强高校道德教育与信仰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一环。据笔者的初步调研,全国各地的很多院校特别是部属院校,除去宗教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类课程,很多学校都设置了由从事宗教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教师所开设的宗教知识、宗教文化、宗教政策等课程,名称虽不尽相同,但大多围绕宗教文化展开,而且以公共选修课居多,被列入人文素质类课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不是一门普通的宗教学专业课,也不是一般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它应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以引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的宗旨在于: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引导、帮助大学生科学、全面地了解宗教知识和宗教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遵守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和宗教法规。以此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与同名或相类的宗教学专业课、文化素质课,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师资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设计等诸多方面既存在着基本的学科一致性,同时又具有自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特殊性。能否很好地理解这种一致性与特殊性,合理把握尺度,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相关主体包括各级管理部门、理论研究者与实际的教研人员能否统一认识、明确宗旨的关键。

      总之,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并不仅仅止于对于学生进行一般的宗教知识教育,而是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宗教观教育不是对“宗教热”的消极应对,而是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宗教现象的积极介入能力:一是提高学生对宗教的理解认识层次,从理论上深化对宗教发生、发展、本质、社会功用等的认识,学会尊重和理解各种宗教文化现象,避免对宗教文化现象的片面诋毁或盲目追随;二是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观点、方法分析各种宗教现象,正确增强自身抵御和化解宗教消极影响的能力。

      为了顺利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在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时,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宗教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当代社会的复杂性促成了错综复杂的宗教现象。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不同,信仰不同,所处阶层、社会文化背景及科学教育素质各异,认识宗教的世界观、方法、角度的区别,容易形成不同的宗教观。因此,我们在宗教观教育中必须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倡导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它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关于宗教的本质、根源、社会功能及发展规律等重大问题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迄今为止最为科学的宗教观和彻底的无神论,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着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制定宗教政策、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基础。”[2](p25)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宗教观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最深刻的内涵就是要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作用,承认人的力量和能动性,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宗教观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1)要正确领会宗教观教育的目的与任务,要以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科学信仰为着眼点,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2)要尊重学生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对于已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在充分尊重其宗教信仰自由权力的基础上,要加强宗教政策法规的教育,并引导他们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3)宗教观教育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通。宗教虽然是“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3](p1-2),但具有精神慰藉、心理调适的人文关怀功用。所以,宗教观教育如果不能帮助学生疏通心理问题、发挥人文关怀的功能,就不能使学生“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3](p1-2),就不能从根本上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宗教观。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同样不能离开这一原则。此处的现实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现实,特指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状况,我们要客观地、细致地把握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总体状况、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深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特别是每个个体的特殊实际。一个学生这样写他信教的原因:“偶然的机会进入教堂,讲道的牧师知识渊博,态度谦恭,生动活泼,他所讲的道理深深地打动了我,再加上教堂里纯洁宁静安详肃穆的景象,使我觉得灵魂受到了一次洗礼,仿佛与宇宙间那位至上的神相遇了。”[4] 这样的“信教原因”应该成为我们反思理想信念教育实效的切入点,如何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如何恰当地隐蔽教育意图,化解学生的厌烦、抵触情绪,把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是每个教育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课题。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就当前的现状而言,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建设最为紧迫的工作可能需要我们首先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选拔、锤炼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建设的关键。因为能否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政策和中央相关文件的精神和内涵,能否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教学的重要性、紧迫性,能否正确把握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的主旨和原则,能否圆满解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都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必须具备两个基本素质。首先是过硬的政治素质,其次是良好的业务素质。所谓过硬的政治素质,就是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2010年以来,高校参加中央及各地方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相关培训的学员,主要是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和宣传、统战部门的工作者。可以预期的是,当前以及将来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的教师也将主要来自这支队伍。他们大多是共产党员,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因此,在此基础上,关键的问题是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其涉及的内容都非常丰富,研究领域的争鸣极其复杂、尖锐。要在相对有限的学时内精彩地讲授清楚宗教的起源和演化、宗教的本质及社会功能、世界三大宗教、中国五大宗教、当前我国的宗教问题、中国的宗教政策等繁杂内容,不仅要阐明基本理论,梳理基本知识,还要释清当代大学生内心深处的顾虑与疑惑,使这门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优秀课程,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而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极强的业务素质。这种业务素质首先不是精湛的讲课艺术,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教学等方面的学术素养。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教学等专业的学理基础和研究背景,对宗教问题的学术研究现状不了解,对宗教本身的一些基本问题缺乏系统、深刻的思考,将是没有办法上好这门课的。

      但从目前全国各地的总体情况来看,这恰恰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弱点。我们很多教师原先是从事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缺乏宗教学背景。即使是有宗教学背景的老师,也可能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领域,和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另外,忙于教学而对研究重视不够,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最后且最大的障碍可能还在于绝大多数教师缺乏宗教信仰的体验和经验,缺乏甚至可能会有意识地去排斥一种同情的视角,缺乏一线的宗教工作经验,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活动知之甚少。“纸上得来终匪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在宗教观教育上体现得格外明显。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所不同,宗教信仰直指人的内心世界。如前所述,宗教观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要求教育者要能够做到“心同此理”,尤其是在抵御宗教渗透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能够与具有一定宗教信仰倾向或宗教认同甚至已经信教的学生展开对话,如果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拒绝对话,那么教育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为了切实上好这门课,无论是基本的宗教知识,还是宗教学的研究以及宗教学的分支学科(如宗教现象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经济学等)的研究,授课教师都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即便做不到学有专长,至少也应该做到纵览全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才能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编写高品质的教材,科学开发教学体系,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材建设是第一步。目前国内宗教方面的教材虽然很多,但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的教材并不多。现有的教材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适用于宗教学专业的教材,一类是适用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教材,一类是适用于政工干部的政策解读与宣讲。这些教材对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的教学目的来说,通常都是部分适用。所以,编写系统地融合宗教学基本理论、宗教及宗教文化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及党的宗教政策为一体的教材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教材建设完成之后,接下来的任务首先是吃准、吃透教材,深刻领会并严格遵循教材的精神,其次是用好、用活教材,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科学转变。国内的教材编写几乎都遵循着简明扼要这一原则。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解决好教材的“薄”与历史的“厚”、现实的“杂”的问题。在保证“神似”即严格遵循教材精神要义的基础上,讲授者可以不必拘泥于“形似”,可以根据学时的多少、学生的兴趣以及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术积累,作出自己的选择和调整。也许能作为共同的教学经验加以推广的做法,概而言之即:从宏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深入剖析宗教与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血脉渊源,这样方能做到详略有致,有血有肉,引人入胜。最后,要极力避免照本宣科式的灌输式教学,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5]这一点在前文已有述及。此处着重探讨很多教师都可能存有的顾虑与担心:如果学生揪住某些敏感问题,比如“邪教”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共产党员究竟能不能信教等来质询教师,教师应该怎么处理?

      既然开设这门课程,这些理论与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必然会反映到课堂上来。因为当代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且广泛,各种观点一方面会引起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同时也会使他们充满疑惑,因此,很多学生是带着疑惑来到课堂的。对于这些疑惑,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敢于亮明自己的立场,并且要能够及时地给学生做出正确、合理的解释。解释不清或采取回避态度,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对这门课程阐述的基本理论的科学性的认同。从某种程度来说,释疑解惑是这门课将要面临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使这门课真正具有魅力的机遇之所在。为了能够将挑战变为机遇,授课者一定要关注宗教界、宗教学界的历史遗留问题及现实热点问题,熟悉各界的主要争论,并且能够按照课程的教学要求,合情合理地给学生做出阐释,积极引导并培养学生自主自觉全面思考与辩证分析的能力和习惯。

     (三)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将宗教观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平时教育与日常生活之中

      宗教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是复杂多变的,不能指望依靠单一的办法解决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应按照“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的要求,结合各项具体工作的实际进行,把各种途径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教育合力,产生综合效果。恰如学者占建青所说,在课堂教育之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还应通过主题活动、学生管理、各种咨询等途径,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学生的平时教育和生活中。[6]

      主题教育。所谓主题教育,是指以某一基本思想为核心内容,通过各种形式活动使其得到充分体现的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是被实践证明非常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重要时事、党和国家的宗教方针政策、高校所处的地区宗教文化环境、高校学生宗教信仰方面的思想实际等情况来确定主题,采用专题报告、专题辩论、娱乐表演、节日纪念等活动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政策和宗教文化知识渗透到各种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建构正确的宗教观。

      管理教育。管理教育是一种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管理之中的有效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没有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没有管理支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软弱无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思想尚不成熟,心理发展亦不稳定,自我约束和管理的能力也不强,还必须辅之以必要的管理教育。首先,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将国家宗教政策方针贯彻和体现在行政管理制度、学习管理制度、生活管理制度等之中,使学生在制度学习中接受宗教观教育;其次,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要严格要求,约束、规范和协调大学生的非正常宗教行为;再次,管理人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渗透,引导学生在自觉接受管理教育的同时培养自己的科学信仰。

      咨询教育。因现实中的困惑引发心理问题转而开始寻求宗教抚慰,是导致大学生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这些人之所以选择上天堂的道路,只是由于他们在地上迷了路。”[7](p474)咨询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个体之间的双向互动,教育者可以比较直接发现学生个体的真切思想和心理倾向,因此在心理咨询、职业咨询、学习咨询等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具体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宗教观教育,给“迷了路”的学生重新寻回“地上的路”。

      从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课程的教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我们只有统一认识,明确宗旨,准确地理解这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紧密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围绕教材的建设与教学体系的开发,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认真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才能真正开设好这门课,完成预期的目标和任务,才能真正服务现实,使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张艳伟,贺守喜.高校大学生宗教观的特征及其引导[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94).

[2]陈荣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王莲芳正确对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宗教信仰问题[J]. 青年文学家,20098).

[5]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C].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占建青宗教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维度[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7]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读(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刘丽敏,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本文责编:习五一

     (《科学与无神论》2014年3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尹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开放浏览 注册时间:2015-06-06 13:06 最后登录:2016-06-04 22: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