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申奶奶给春华同学的回信

时间:2016-03-10 22:33来源: 作者:申奶奶 点击:
的来信收到,看了以后很感动。感觉到,像你这个年龄的孩子,能思考这样重大问题,并在浩如烟海的社会问题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说明你很用心学习与思考,这种精神值得赞赏。
  

 春华同学:

你的来信收到,看了以后很感动。感觉到,像你这个年龄的孩子,能思考这样重大问题,并在浩如烟海的社会问题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说明你很用心学习与思考,这种精神值得赞赏。

的确,关于宗教信仰与心理问题是个很重要也很普遍的问题,你的文章让我们聆听到了你们当代大学生的心声,也了解到了对此问题的看法。正如你所说,无论观点是否正确,都是一种探讨。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和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各异,肯定会对此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从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和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我也想对这个问题发表一些感想,和你交流讨论,也算是一家之言吧!

首先,我们从什么是宗教、如何理解宗教问题上入手。粗浅地认为宗教有两类:一类是有组织的宗教。另一类是个人的宗教。有组织的宗教是物质化的社会团体,其教义是具有整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观体系,宗教组织有自己的活动仪式,也进行社会活动,它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功能是可以进行评价的,包括对宗教战争的评价。而个人的宗教是指个人信仰,如信上帝、信神、信鬼、信灵魂不死、信轮回转世等等,这些个人信仰都是私人的事情,不涉及社会伦理问题,也不与社会组织挂钩,完全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判断,这种纯粹的个人信仰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我们在考虑说信教好不好问题上,不能抽象地说,而是要针对这两类不同的情况。如果说老百姓由于生理和心理以及病理上的痛苦,在世界观上出现迷惘而求鬼神保佑,那是他个人的信仰问题,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它没有造成任何的社会影响,不存在价值判断,即该不该、好不好的判断。而对于宗教组织就不可简单地评论,好事善事有,而教义不同引起敌视和宗教战争也常见,这里面有社会价值判断问题。

其次,我们来看看对心理学的理解。心理学是探索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科学,一般把它归入自然科学类。它有五大领域,其中从感觉、知觉、生理、思考、学习的领域研究的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我们每个人关系更多一些,还有发展、教育、人格、犯罪、社会、文化、产业、方法、远离、历史等领域;心理学有两大分支,一个是实验心理学,另一个是临床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以寻找人类心理的一般规律为主要目的,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采用“观察—假设—求证”的研究方法;而临床心理学其目的是深化对个人心理的理解,给受到心理困扰的人提供帮助,如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治疗。无论怎样,心理学是一个活跃的发展的学科,有很多理论还在探索,还在实践中证实。如果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就可以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调控,促进身心发展,维护心理健康,进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再次,我们看看心理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心理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学科,大体不错。心理学也研究宗教信仰,它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但是心理学却不是宗教研究的对象,随意可以为宗教所用,宗教代替不了心理学。宗教讲的是具体的、特殊的宗教里的问题,不具有普遍意义或公共性。  

如宗教道德讲的是宗教里的道德,是服务于宗教现象和教义体系的,不能代替社会道德。在它与社会道德相重合的时候,似乎宗教道德就是社会道德,如讲善、讲爱时;但是它与社会道德发生矛盾冲突时,宗教则要求教徒只服从宗教道德而非社会道德。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等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的时候,它们之间是不可调和的。这是产生宗教敌视和宗教战争的根源。

至于谈到宗教的心理安慰作用,我们应该承认这一心理学现象,但是一定要考虑到它的范围和限度。对于向老人、病人这些特殊群体和特殊情况,临终有个寄托和安慰,减少一些痛苦,无可厚非。但是,这不能作为普遍的原则。如果把这种安慰扩大到无限度和更广的范围,尤其是影响到了做人的权利与尊严时,这样的安慰就成了毒药,是绝对不可取的。比如,一个人要生存要发展,有工作和受教育的权利,如果天天祈祷、以神安慰,而不争取、去努力,心甘情愿地失业、失学,认为这都是命运的安排,那么,这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奴役。人要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能在失去的时候还在自慰。另外,如果作为私人行为,这样的安慰还说得过去;但是,如果作为社会行为,尤其是制造舆论,有意宣传,就是有害的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遵循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也不是万能的,不能事事依赖它,我们还要着眼解决好现实问题。因为现实问题是我们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比如高考、就业、结婚、生子等自我生存和发展问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好,否则,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会更多。一句话,解决好现实问题是基础,心理学是辅助。

信就写到此罢。我觉得,我们两人的交流是一种精神世界的约会,是思想认识的碰撞,你也让我思考了这么多,也应该谢谢你!

欢迎你和你的同学们一起来参加讨论。

申奶奶

2008年9月17日

(《科学与无神论》2008年第6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尹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开放浏览 注册时间:2015-06-06 13:06 最后登录:2016-06-04 22:0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