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争鸣 >

迷信心理的形成与改变

时间:2003-12-24 00:00来源:科学无神论网 作者:雒焕国 点击:
雒焕国,1968年5月出生,男,甘肃河西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有心理学、无神论、自然辩证法。联系: E-mail:ZY03LWYZ@Public.lz.gs.cn "迷信"一词,在我国一般解释为不辨事理真假而盲目信仰,既专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泛指盲目
  

    雒焕国,1968年5月出生,男,甘肃河西学院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有心理学、无神论、自然辩证法。联系:E-mail:ZY03LWYZ@Public.lz.gs.cn

     "迷信"一词,在我国一般解释为不辨事理真假而盲目信仰,既专指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和鬼神等,也泛指盲目信仰和崇拜,比如迷信权威,迷信书本等。胡乔木在《反迷信提纲》中写道:"迷信的根本特点就是相信神仙鬼怪命运灵魂等超自然物质的东西的存在,相信这些东西支配着天地日月、风雨雷电、水火木石、舟车门灶、生老病死、成败祸福,总之是支配着世界和人生的一切。"[1](P.1)迷信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心理现象。作为社会现象,它是一种风俗习惯,属于民俗学、社会学研究的范畴,并且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多;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它是个人态度的一部分,属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只是这方面的研究不太多。本文拟从迷信的心理结构及其形成与改变等方面作些探索,为当前深入开展的破除迷信运动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一、迷信的心理结构
  迷信的心理结构和品德的心理结构有些相似,都由意识形态和活动形态组成。其意识形态包括迷信认识、迷信情感、迷信动机、迷信信念和迷信意志等;活动形态包括迷信行为和迷信行为习惯。迷信心理结构中的诸因素,既是迷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又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特定的涵义。
  迷信认识也叫迷信观念,指的是迷信者对涉及自身利害凶吉的客观事物错误的或虚幻的认识。比如"人有来世",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世上有鬼神"则是一种虚幻的认识。它或者描写为条件(征兆或原因)与假想的结果;或者描写人的有意行为导致了某种结果的发生,即魔法;或者表现为转变,即当某个征兆出现后,某种特定的行为可以使应发生的结果不发生。基于此,美国民俗学家灯德斯给迷信下的定义是:"一个或更多的条件(征兆和原因)和一个更多的结果的传统表达。"[2](P.170)迷信观念加上巧合,就会进一步加强迷信者的错误认识,从而更加深信不疑,形成迷信信念。迷信情感指的是伴随着迷信观念和迷信行为的情绪情感体验,具体表现为迷信者因担心、缺乏某种事物或因担心某事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表现出焦虑不安、紧张与恐惧,特别表现为对某种危险和一些不经常发生的事件的恐惧感,或因某事发生或未发生而欣慰或后悔不已,此外就是受挫感。可以说,每一种迷信都伴以假想威慑力的存在,比如"不敬重鬼神,就会五雷劈顶"。迷信的形成和强化,都和这种情感体验有很大关系。迷信动机是产生迷信行为的内在力量,是迷信需要的具体表现。迷信产生的基本条件就是想要得到或不想接受的东西可望而不可及、无规则的出现,这时侯迷信者想做(或逃避)某事的愿望和冲动更迫切,因为他想尽快摆脱这种困境,以达到消除恐惧、保持心理平衡的目的。迷信动机一经产生,迷信者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之中,通过对迷信行为方式的选择,引发出一系列的迷信行为。迷信行为既是迷信观念、情感的外在表现,也是进一步强化、加深迷信观念和情感的催化剂。迷信行为经过强化往往就会形成习惯,并突出地反映出迷信者的意志特征。迷信者的意志特征表面上看起来对其观念深信不疑,能自觉克服内心冲突和排除多种障碍与干扰,很自觉、很顽强,但终因其目的的错误,实质上表现为武断、顽固以及有些情况下的盲从性、模仿性、动摇性、冲动性等不良特征。与其说很自觉、很顽强,还不如说很被迫和很无奈。
  总之,迷信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行为,还伴随着情感体验,因而其心理结构可以看作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二、迷信心理的形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之一是认知的需要。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一种了解事物的认识上的需要。[3](P.256)迷信心理的产生,正是源于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需要。不论迷信者的认识、体验和行为是多么的荒唐和可笑,都是迷信者满足这一需要的结果和体现。
  (一)迷信源于崇拜
  最早的崇拜是自然崇拜。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原始人根本无力改变动植物的生态变化,根本无力支配和掌握自然环境,使之适应自己的生存,因而他们生活境遇如何,所获食物又有多少,完全由大自然说了算。所以原始人跟大自然的关系是既高度依赖又高度恐惧,对大自然又恨又爱没办法。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象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象畜生一样服从它的威力。"[4](P.41)在这种情况下,原始人出于对大自然的依赖和恐惧感,尤其是对那些变幻莫测、捉摸不定的洪水、雷电等异常现象的恐惧感,逼迫人们不可能有认识这些自然现象的心理能力,而只能采取一种类似于本能的办法,将自己内心世界的体验直接延伸到外部的自然现象上去。把自然现象和自然物当作有生命的、有无限能力的对象而加以崇拜和服从。这就是最早的崇拜--自然崇拜,虽然它从认识上说是错误的,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原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种自然崇拜中产生出来的以自然界为对象的迷信,就是在满足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时,原始人不恰当地强化了其错误认识的结果和体现。但是,不幸的是,直到现在在有些人中间还存在着这种崇拜和迷信。
  从自然崇拜到图腾崇拜再到神灵崇拜、偶像崇拜和英雄崇拜,在漫长的崇拜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科学的崇拜和非科学的崇拜两种截然不同的崇拜。科学的崇拜符合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从崇拜的内容、对象以及方式方法,一般都是从客观存在着的普遍现实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理性判断和推理,总结概况出来的,并且始终依据实践的检验而修改、发展和完善。非科学的崇拜则是主观幻想和想象的产物,它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歪曲和错误的反映。它的内容、对象以及方式方法,都是从广泛的假设和先验的普遍原则出发,主观唯心地演绎出来的,而且一旦形成崇拜信条,就企图千古不变。非科学的崇拜不是从客观实践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因而也是无法经受客观实践的检验的。从这种非科学的崇拜中产生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迷信。现在社会上仍然存在的各种迷信,特别是封建迷信,就是它的继承和发展。迷信,"从根本上来说,是崇拜不该崇拜的对象,并且有着不应该有的崇拜方式"。 [5](P.177)
  继自然崇拜之后,人们对各种看不见的神灵进行崇拜,从而产生了最早的神灵崇拜,也导致了种种奇怪的迷信和风俗的产生。在这些迷信和风俗中,有许多骇人听闻的如用人来作祭品,用毒物、用火的酷刑来考验无罪的人等等。但更多的则是让人在心领神会的状态下自觉自愿,或是有时根本是在无法觉察的状态下接受的。特别是当人们创造了偶像崇拜以后,这种心理状态就越发出于一种难以形容的状态中。泥塑木雕的偶像本来是无生命的东西,只因为有人尊重他,崇拜他,对他烧香磕头,说它灵验,于是无知的人就迷信这个人造的偶像真有赏善罚恶之权,有时便不敢作恶,似乎这偶像很灵验。但是,偶像的这种作用,不过是迷信者自己欺骗自己罢了,偶像哪有什么真正的能力。但是这些鬼神迷信、偶像迷信在现代社会中,还存在着不小的市场。在现代迷信中,还有一种迷信,迷信的对象是某一个时代的英雄或者某一种流行的理论,这种迷信往往更不容易为人们所觉察,因而可能具有更大的危害性。虽然说英雄可能的确很伟大,理论也可能的确很正确,但如果把他(它)们绝对化、神圣化、教条化,那么就变成迷信了。当然,更不用说邪教了,不但理论上错误百出,而且其头目故弄玄虚,大兴造神运动,把自己装扮成"救世主",欺世盗名,蒙骗别人,利用人们的崇拜心理,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二)个体迷信心理的形成和强化
  从个体的心理发展角度来看,迷信形成于病态文化的熏陶、错误的归因和不恰当的强化。
  病态文化的熏陶使个体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和接受已有的迷信观念和行为。他在行为上是盲从的,无意识的;在观念上是无知的,不加辨别的,只觉得别人是这么做的或者认为的,因而可能就是正确的;在者,如果他不这么做或者这么认为,特别是反其道而行之,就要承受来自环境的压力。电影《红河谷》中拿活人祭河的情节生动地反映了病态的迷信的文化对个体的巨大影响。
  错误的归因和不恰当的强化也是迷信产生的重要原因。许多迷信可能源于自己对所经历事情的错误解释。先发生的事情总是被当作后发生的事情的原因,这是一个常见的逻辑谬论。"因为在它之后,所以原因就是它"就是最好的解释。有一个典型的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美国早期的作家乔塞亚.格雷格在他的《大草原的商业》中讲述了他在圣菲(美国新墨西哥州首府)旅行的见闻,其中写到"这里全年只有七到十月是雨季,由于密苏里的商人们通常是在雨季开始时抵达,这个巧合便致使一种迷信产生,而且广为流传:是美国人带来了雨"。 [6](P.173)可以说,这种推理的方式迄今未变,比如有些人偶尔做成或者做好了某件事情,便把他们的"运气"归功于当时携带的某种物品,以后有类似情景,这些东西便成了护身符,起到安慰的作用,倘若再次成功,这种迷信就被顶礼膜拜了,而不去琢磨个中的原委。人们相信自然力、想要预知和控制事件的倾向,又使得这些迷信有增无减。由于对个人经历的错误推论会导致迷信,又因巧合而加强。因此,为别人所不知道的大量的个人迷信观念和行为肯定是存在的,幸运数字、幸运颜色以及特殊的动物、植物、动作偏好等便是最好的证明。
  行为主义者在解释迷信时,使用的是强化理论。有一个经典的刺激??反应实验很好的解释了迷信是如何产生的:将鸽子放在斯金纳箱中,随之不规则的投放食物,如果鸽子正好在投放食物时抖动了一下羽毛,或者跳了一下,那么只要后面再出现一二次这样的巧合,鸽子就学会了适应,不断地抖一抖羽毛,或者跳一下以希望得到食物,如果投放食物时伴以闪烁的彩光,鸽子还可能学会去呼应某种光线以期望得到食物,这时候,鸽子的反应似乎是感到了食物与它们自身的动作或者某种光线的出现有关。简而言之,它们变成了"迷信"的鸽子了。实验的结果表明:可导致迷信产生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想得到的东西可望不可及和无规律的出现,某个行为如偶然导致成功,那么这一行为用不着给其他的鼓励便会继续保持下去。[7](P.184)事实上正是如此,有关钓鱼和赛马等的迷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同赌博、体育比赛、疾病、天气等一样,其结局是无法预测和保证的。因而就产生了预示幸运的日期、地点、号码的征兆,以及传统的关于打猎技巧的魔法与禁忌。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原理也能很好的解释一部分迷信的形成和传播。观察学习是指个体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他人的行为表现,以形成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观察学习只是从他人的经验而学到新的经验,不需要经过亲身的刺激--反应的联结,班杜拉称之为"勿需练习的学习"。 [8](P.193.194)而模仿则是仿照别人的态度和行为举止而行动,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与被模仿者相同。被模仿者就称之为榜样。对榜样的模仿包括四种类型。一是直接模仿,迷信者通过榜样的行为直接学到一定的态度。二是象征模仿,迷信者通过广播、电视、电视、电影和小说等象征性媒介物所显示的榜样态度来学习。三是创造性模仿,迷信者将各种各样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综合成全新的态度体系来模仿。四是延迟模仿,迷信者学习观察榜样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出现模仿。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中存在着三类强化,即外在强化、自我强化与替代强化。他特别重视替代强化的作用,因为观察他人的行为得到强化,会给观察者产生信息作用和情感作用,从而促使其学习保持那些他人受到强化的态度与行为。诸如幸运数字、幸运颜色或者用扑克牌算命等迷信的内容与形式一般都是在观察学习通过上述三种强化特别是替代强化获得的。
  三、迷信心理的改变与破除
  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毛泽东曾经说过:"要破除迷信。不论古代的也好,现代的也好,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不仅不信而且还要批评。这才是科学的态度。"[9](P.801)应该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要用客观的、发展的、辨证的思想指导我们的实践活动;应该明白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要逐渐地养成批评性思维的能力和习惯,不断地增强明辨是非、准确判断对错的能力。
  其次,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产生迷信行为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知识或者不能用科学的理论和观点分析、观察和对待某种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有些迷信纯粹是由于无知造成的,不是自己吓唬和欺骗自己,就是被别人吓唬和欺骗。因而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知识,就可以比较容易地予以破除。
  再次,要学会客观的看待问题,掌握正确的归因方式。迷信者的归因方式往往是情境归因(即外向归因)。迷信者常常认为决定事情成败的原因是运气和命运,而不是个人的能力和努力,他看不到人的能力和努力对行为后果的积极因素。这种人自己不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而是寄希望于以赌博的方式碰运气或者意外的得到别人的帮助,倾向于以无助的、被动的方式去面对生活。因而迷信者首先应该改变自己归因方式,学会和习惯内向归因,能够客观地对待自己的成败、荣辱;其次要逐渐消除自己的不合理观念,特别是完美主义的倾向和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自己的主人,牢牢地把握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应该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绝对是不完美的,任何企图追求绝对完美的想法和念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迷信虽然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完美的世界,非常令人兴奋,但它并不能给人提供真实地到达这个完美世界的途径,它只能给人以麻醉的兴奋,并不能给人以真实的力量,更不能给人以前进的动力。
  最后,要积极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尽量满足自己的不同层次的需要。有些迷信者之所以产生迷信行为,是因为在病态的迷信的文化环境中,他们的社交娱乐很贫乏,他们交往的需要、娱乐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在农村有些地方,是村民主要的社交活动。这样,参加集体的迷信活动,便成了他们满足各种需要的重要途径。因而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科技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和丰富人们的特别是农民的社会文化生活,使迷信没有存在的必要和市场。

  注释    
    [1]胡乔木:反迷信提纲.中共党史研究[J].1999,(5) 
    [2] [6] [7]J.H.布鲁范德著, 李扬 译:美国民俗学[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3]叶奕乾:心理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
  [4] [5]余理:崇拜心理学[M].华龄出版社,1997.  
  [8]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9] 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文库(2).毛泽东思想[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原载《张掖师专学报》2000年1~2期合刊)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