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宗教问题 >

道教

时间:2004-03-24 00:00来源: 作者:科学无神论网 点击:
道教概览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
  

    道教概览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老子》的道论,首见于《老子想尔注》。道家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老庄,故道教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一般学术界认为,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汉末,张角成立太平道,后率"黄巾"起事失败,太平道衰败;与此同时出现的"五斗米道"(后更名为天师道,也即正一道)却发展起来。南北朝时期,北朝道教经寇谦之的改造,南朝道教经葛洪、陆修静、陶弘景的改造,并得到了皇帝的支持,有了较大发展,其中,陶弘景为代表的上清派是这一时期的著名道派。隋唐时期,道教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诸多小派,修炼方式由修炼外丹向修炼内丹转化。金元时期又产生了一个较大教派-全真教。此后,各派之间逐渐融合,发展至明清时,正一道成为符?派的代表,全真道成为丹鼎派的代表。民国后,由于连年战火,道教受到冲击,宫观多被毁,其势渐微。道教界人士为维护本教成立过一些道教徒的群众组织;1912年,北京白云观成立了全真派的全国性组织"中央道教会"。同年,第六十二代正一天师张晓初也在上海筹建正一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中华民国道教总会",未成,仅成立上海分会。道教学者陈撄宁先生,创办"中华仙学院",主编《仙学月报》、《扬善半月刊》等道教学杂志,主张分清以炼养为主旨的传统"中华仙学"与道教的界限。1949年以后,中国大陆在北京白云观成立道教徒的群众组织"中国道教协会","文革"中受到冲击,终止活动。1980年,"中国道教协会"于重新开始活动,各地道教宫观逐步恢复。推动和开展道教工作,被列为中国道教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该会主办的《中国道教》季刊已发行。近年来,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欧美人士的兴趣。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方术,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
  道教徒有两种:一种是神职教徒,即"道士"。据《太霄琅书经》,"人行大道,号曰道士。","身心顺理,为道是从,故称道士。"他们按地域可分为茅山道士、罗浮道士等。从师承可分为"正一"道士、"全真"道士等。按宫观中教务可分为"当家"、"殿主"、"知客"等。另一种是一般教徒,人称"居士"或"信徒"。"宫观"是道家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宫观是道士修道、祀神和举行仪式的场所。道教另有一些经济组织(如素食部、茶厂等)、教育组织(道学班、道教经学班等)、慈善组织(安老院、施诊给药部等)。
  道教仪式,除了日常的早晚功课,还有大型的功德法事,统称为"斋醮"。"斋"就是齐,祭祀之前,整洁身心;"醮"就是设坛修建祈禳法事。道教斋醮又可区分三类:黄?、金?、玉?。黄?,专用于超度亡录;金?,除了超度外,还包含延寿受生的内容;玉?,专用于消灾祈福,祈求国泰民安。道场以天为计,有一、三、七、四十九天不等。
  道术是道教徒实践天道的重要宗教行为,一般认为它有外丹、内丹、服食和房中等内容。外丹,指用丹炉或鼎烧炼铅汞等矿石,制作人服后能"长生不死"的丹药。唐以后渐被内丹术所代替。内丹,为行气、导引、呼吸吐纳之类的总称,指用人体作炉鼎,使精气神在体内凝结成丹而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内丹之术自金元以后逐渐盛行,其渊源上溯至战国时代,对于中国的医学和养生学有过很大的影响。服食,指用服食药物以求长生。房中,指以男女房事求得长生。
  信仰道教的主要是汉族,在羌族、白族、壮族中等少数民族中亦有传播。

    太平道

  东汉顺帝年间,有一个名宫崇的人,到皇宫献"神书",书名《太平清领书》,有170卷,未被皇帝采纳。后此书逐渐流传开来。即《太平经》。唐人记载,此书是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干分布,每部17卷,共170卷。《太平经》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它是《道德经》的思想继承,如对"道"为天下之母,道生"万物",求道之法的根本为静等,此外,《太平经》还发展了"一"和"气"的概念,认为"一"是物质和思想等一切事物的"根本","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气之始气,命之所系属,众心之主也","气"就是元气,"夫物始于元气",天地人本来自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太平"是太平道的社会理想,《太平经钞》上说:"太者,大也,言其积大如天,无自大于天者、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治,无复不平,此若地居下执平,……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太平经》以三统神学思想贯串于人,视人为神、精、气"三气共一",为神根也,……神者受之于天,精之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认为"神去则气绝,气亡则神去,气不绝则神不去,"因此《太平经》提出"守一"之法,"乃万神本根,根深神静,死之无门。"
  太平道的创建者是河北矩鹿人张角,他曾读过《太平经》,张角有两个弟弟,一名张宝,一名张梁。张角手下另有八名弟子,在组建太平教的过程中,这些人发挥了重大作用。据史书记载,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他派八名弟子到各地宣传教义,准备太平教起义。经过十余年的活动,信徒总数达到数十万之多,传播范围很广,声势十分浩大。太平教的组织单位为"方"。大方有信徒一万余人,小方也有六七千,每方立部帅统领。大小方共有36个。
  后太平道起事,史称"黄巾起义"。《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太平道起义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自称'黄天',其部率有三十六方,皆着黄巾,同日反叛"。(《后汉书?灵帝记》)
  后太平道遭到镇压,逐渐势衰。

   正一道

  正一道的前身是产生于汉末的五斗米道,因入道的人需出五斗米而得名。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张角于中平元年(184年)二月率太平道起事后,同年七月,汉中地区张修也率五斗米道响应。
  五斗米道以"治"为单位,天师为最高领袖,各治立治官,祭酒统领信道教众,组织相当严密。它的宗教活动与太平道类似,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新入道的信徒名"鬼卒",成为骨干后,由他统领一众新教徒,则升为"祭酒",祭酒还负责在要道路口设立"义舍",为过往行人准备食物。祭酒讲解《老子》的记录名为《老子想尔注》。书中主张信徒努力修道,"各安其位",以达到"治国令太平"的理想;要求教徒遵守"忠孝城信、行善积德"的道诫,"奉道诫,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
  张修后被张道陵的孙子所杀,道教传统说法,以张道陵为五斗米道的创建人。张鲁在曹操远征巴蜀时受其官职封赏,随其到了内地,五斗米道徒几万户被曹操安置于长安、洛阳、邺城等地。五斗米道始在内地传播。很多贵族加入五斗米道,如王羲之,祖辈从汉魏之际即信仰五斗米道。此时五斗米道更名为天师道。
  南北朝时,北朝有寇谦之,南朝有陆修静对天师道进行了改革。
  寇谦之出身于贵族家庭,祖辈几代信奉天师道。他自幼学道,后跟随道士到华山修道,最后选定嵩山作为其传道地,成为十六国北魏之际北方天师道领袖。他废除了原来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职的做法以及天师道一些教职的世袭制度,要求"唯贤是举"并废除五斗米道原有的24治名称,规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应先考察三年等。他重新制定了有关宗教活动的规章,废除入道费用、治病报酬等租米钱税,规定"从今以后,……唯听民户岁输纸三十张,笔一管,墨一挺"。寇谦之教导道教信徒应当遵守修道戒律,并认真作斋功礼拜,从而得道成仙。后人称经寇谦之改造后的天师道为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
  陆修静出身于江南士族名门吴郡陆氏,他对道教发展有着重大贡献。为了将当时的道经去伪存真,加以整理,他到处搜访道经曾经"南诣衡湘,九 ,西至峨眉、青城",足迹遍布半个中国。他整理了《灵宝经》,编写了《灵宝经目》。在编写后者时,将《灵宝经》分为"三洞四辅十二类"。后来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陆修静制订完善了道教戒律和斋醮仪式,整理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定。经过陆修静在斋仪方面的统一、规范和编订工作以后,天师道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健全。后人称他的天师道为南天师道,以此和寇谦之的北天师道相对。
  隋唐时期,道教兴盛,正一道也即天师道逐渐融合其它符?各派。宋真宗曾召见第24代正一天师张正随,赐其"先生"的称号,自此,直至南宋末第35代天师张可大,几乎代代正一天师都得到赐号。宋徽宗时,第30代天师张继先极得宠信。朝廷为他在京城附近修建了"崇道观",龙虎山本营的上清观也升格为"上清正一宫"。自从张可大被宋理宗授予总管符?各派的大权,正一派就取得了符?派道教的统领地位。
  无缝服和银印,让他主领江南道教。第二年又封他为"宣道灵应神和真人"。此后,历代正一天师都被元统治者封为真人。第39代天师张嗣成,在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被封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并被授权常管全国道教事务。元代,龙虎山天师府权力很大:可以建议任免江南各地道教事务管理官员和道观管理人员,向皇帝提出新建道教宫观的经费供给和人员编制,它还可以直接发放"度牒",即道士身份。
  明太祖朱元璋赐第42代正一天师张正常"真人"。并下诏让正一天师世代掌管全国道教。自此,至第52代张应京,除第50代张国祥,代代天师都被封为大真人。张宇初曾以全国道教首领的身份,写下《道门十规》一卷,阐述了道教派流、宫观修整等问题。
  清代、民国年间,正一道逐渐衰落。1912年,第六十二代正一天师张晓初在上海筹建正一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中华民国道教总会",仅成立了上海分会。

    上清派

  上清派约形成于东晋时期,以专门传播习炼《上清经》而得名。上清经是由《黄庭经》而衍生出的道经系列,也称《大洞真经》。上清派以存神服气为修行方法,辅以育经、修功德。
  上清派的重要经典《黄庭经》分内外两篇,全名《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黄庭经》是茅山派的重要经典,也是后代全真道派的功课经。《黄庭经》是前代修炼养生经验的总结,又为后世的内修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被称为"寿世长生之妙典"。《黄庭经》的经文都是七言韵文,主张"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追求恬淡无为的修炼方式而达到长寿的目的,修炼关键是男藏精,女藏胎,认为人以精为本,以气为根,使人"完坚"不丧,滋补元气,则老而可壮。它的修炼方法就是调息和存神,其调息法,就是"太和阴阳气"能通过运行,上达黄,庭至丹田,再返归黄,庭神守之。其"存神"方法,融合古道经和医经的五脏有神的说法,存思诸神,就可以通灵达神,洞观自然,养神炼气,乘云飞仙。
  上清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江东名门丹阳陶氏。永明10年(492),36岁时,辞去官职,"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南史?陶弘景传》),退居句容之句曲山(茅山)修道。归隐以后,陶弘景仍"知时运之变,俯察人心,悯涂炭之苦"。陶弘景和他的弟子在茅山经营数十年,从而使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故后世也称上清派为"茅山宗"。他编写的 《真诰》一书记录茅山道教的传授历史,人数在百人以上。
  由于他的学识和造就,陶弘景得到朝野尊崇礼问。 他开创了融合道佛的先例,采取佛道双修的态度。由他编写的《真诰》以轮回转生和地狱的说法,代替了"承负"和东岳主人魂魄的传统说法。陶弘景晚年"曾梦佛授其菩提记",自称"胜力菩萨"转世,亲自到宁波阿育王塔受戒。归茅山后,即建佛道两坛,隔日朝礼。临终时,遗言死后"冠巾法服","佩符 左腋下",外面"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 "道人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他还编订了道教的神仙谱系。陶弘景编订的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称《真灵位业图》,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诸多仙真,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其中央的上下次序是:元始天尊,玉晨元皇大道,太极金阙帝君,太上老君(无上太道君),九宫尚书,定录真君中茅君,丰都北阴大帝。他对于养生学、医药学和炼丹术也有贡献,主要体现在他的《养性延命录》中,此书总结了北魏张湛对《养生集》、《摄生论》、《养生术》等著作编集整理的养生理论,保存从先秦到两晋的已佚著作达32种。其基本理论就是养神和炼形,"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毙",养神就是要"游收虚静,息虑无为",清心寡欲。炼形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度"。
  在唐代,以传授上清经法为主的茅山宗一派,出了很多知名道士,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吴筠和李含光等等。通过他们的活动,茅山宗逐渐成为在全国具有最高地位的道派。其中,王远知是茅山宗第10代宗师,为茅山宗进入唐代以后的兴盛,打下了重要基础。王远知出身于官宦之家,极得唐高祖和太宗的器重。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死后,在高宗调露二年9公元680年)被追赠为大中大夫,谥号升贞先生。四年后又获赠紫金光禄大夫称号。吴筠颇有才气,文章诗赋在当时都有佳评 ,得到唐玄宗的欣赏。玄宗曾问他关于道法的事,他回答说:"道法之精,无如《五千言》,其诸枝词蔓说,徒非纸札耳。"吴筠著有《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形神可固论》等,对道教炼养义理学说有很大贡献。第13代宗师李含光,世家大族子弟,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中宗神龙元年(705)入道,开元年间从司马承祯学道于王屋山,在嵩阳生活了20多年。玄宗对他极为敬重,在《命李含光建茅山坛宇敕》中称他"道高紫府,学总黄庭"。天宝年间,李含光得到玄宗所赐的玄静先生称号。晚年他居住在茅山紫阳观。
  北宋中期以后,这一派渐渐衰落。上清派历代宗师都得到过朝廷封号。在北宋中后期,它终于成为"经?三山"之一。上清派第23代宗师朱自英曾为真宗祈神赐子,后来生了仁宗,被封为"国师"。第35代宗师任元阜,曾受南宋宁宗诏令,做大道场禳除水灾。第44代宗师王道孟,为元帝祈雨驱蝗,得到"真人"封号。
  进入元代以后,上清派很少有著名宗师出现。后可能融入正一道中。  

    新道教

  太一道、大道教和随后创立的全真道均创立于金初,史称"新道教"。
  太一道的创始人为萧抱珍,河南汲县人。《元史?释老传》称:"太一教者,始金元眷中(1138-1140)道士萧抱珍,传太一三元法?之术,因名其教曰太一","名之曰太一教,盖取元气浑论,太极剖判,至理纯一之义也!"。太一教,以老子之学修身,以巫祝之术御世,因此,也以符?济人治病、祈禳呵禁,卫州的太一广福万寿宫内有"法水井",人称"太一泉",据称饮之可治病,太一教道士出家,嗣教需受法?秘物,宫观始称庵。太一教师承较严,受?的道士均须将姓改为萧。太一教的祖师"素不为辞章,及升堂谕众,随意而言。悉成文理,劝戒深切,听者耸然",史载萧士冲(三祖)卒后,送殡者数万人。金大定年间,太一教声教大振,门徒增盛,东渐于海,金贞钓元年、二年(1213、1214)元太祖二次攻打河北一带,民谣称:"寒食节,绝人烟。"四祖萧辅道见"城郭为墟,暴骨如莽,恻然哀之,"倾其所有,招敛"遗骸",于城西北掘大坑三,堆埋成"丘","设醮祭,以妥厥灵",人称"堆金冢",全城人均去祭奠,于是萧辅道声名大振,元世宗赐号"中和仁靖真人",入元后,太一道渐融入正一教派。
  真大道教创始人刘德仁,沧州乐陵人,约于金皇统2年(1142)开始传道,初名大道教,元宪宗时,赐名为"真大道教"。《道园学古录》称"真大道以苦节危行为要,不妄求于人,不苟侈于已",刘德仁创立真大道教有"九戒","一曰视物犹已,勿萌戕害凶嗔之心,二曰忠于君,孝于亲,诚于人,辞无绮语,口无恶声,三曰除邪淫,宁清静,四曰远势利,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五曰毋事博奕,毋习盗窃,六曰毋饮酒茹荤 ,衣食取足,毋为骄盈,七曰虚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尘,八曰毋恃强梁,谦尊而光。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学者宜世守之。"由于"九戒"的规范,真大道教的许多人在动乱凶暴社会环境,都能"远势利,安贱贫,力耕而食,量入为用",使子孙不去做官,不巴结朝廷,高风亮节,为后世所称颂,仍炼之术,不沿符?,不化缘乞食,其宫观始称庵,墓称塔,与佛教类似,真大道教起初流传于河北,金盛时曾广泛流传于陇蜀、齐鲁、江淮地区,元末逐渐衰落,可能融入全真教中。

    全真道

  全真道创立于金代初年,创始人王?(1112-1169)。王?原名中孚,字允清,道号重阳子,又称王重阳,陕西咸阳大魏村人。47岁时弃家修道,于终南山南时村挖洞而居,自称"活死人墓",内则修炼金丹,外则佯狂装疯,自号"王害风"。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他放火烧庵起舞,东出潼关,赴山东半岛,立教"全真"。他招收了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七大弟子。全真教很快在山东发展起来。大定九年(1169),王?率丘、刘、谭、马四大弟子回陕西时,逝于途中。全真教创教初期,教风刻苦简朴。弟子大多乞食为生,不建宫观,在山野市井修炼、传教。全真道主张先性后命,修炼时先收心,达到一念不生,这叫"明心见性"。然后调整呼吸,按顺序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全真道的内丹学说认为人心具有"真性",它又叫元神、元性、真心等等,是不生不灭、不变化的。成仙的根据就建立在它上面。王?在《金关玉锁诀》中描绘了由元神炼化到达最高阶段时,便有"阳神"出壳而飞升仙界的境况。全真道士解释教名"全真",说就是保全"真性"的意思。也有人说,全真道的宗旨要求个人内修的"真功"与救济社会的"真行"相结合。真功,就是所谓"明心见性"、"除情去欲"之类;真行,就是所谓"忍耻含垢,苦已利人"之类。二者双全,就叫全真。
  王?死后,刘处玄、丘处机先后掌教,以山东半岛为中心进一步发展全真教。据《北游语录》:刘处玄教旨"无为有为相伴",至丘处机则"有为十之九,无为虽有其一,犹存而勿用焉"。经过前后二十余年的发展,全真教在鲁豫秦冀等地已有了相当深厚的基础,上闻于金廷。大定二十七年(1187),王处一被召至京,金世宗亲问养生之道。次年,又找丘处机进京,命庵于万宁宫之西,以便皇帝召见问道,并命他主持万春节醮事。全真教臻于极盛。1219年,蒙古成吉思汗遣使召见丘处机。丘处机以七十余岁的高龄,率十八高徒跋涉数万里,远赴西域雪山行营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丘道教的炼养长生之术,丘处机以道家清静无为,敬无爱民戒杀之旨劝谕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敬而称其为"活神仙",令他"掌管天下的出家人",并敕免全真门下道士的差役赋税。丘处机于1224年东归,住于燕京长春宫。1227年卒后,葬于该宫处顺堂,即今北京白云观。
  由于丘处机的经营,全真教鼎盛一时,《元史?释老传》说:"处机还燕,使其徒持其牒召求于战伐之余,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于濒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丘处机也说:"千年以来,道门开辟,未有如今日之盛!"元一统后,南北文化渐趋融合,全真道渡江南传。江南名画家黄子久,即为全真道士,居苏杭授徒传教。元初江南全真道最大的活动点是湖北武当山,鲁大宥,江贞常等道士于元初入山传全真道,修复宫观、徒众颇多。李道纯原为南宗玉蟾门下王金蟾之徒,居真州长生观,入元后自称全真道士撰有《全真集玄密要》、《中和集》等,为元初内丹大家。李钰、赵友钦师徒活动于江西、江苏一带,其徒陈致虚"遍游夜郎、邛水、沅芷、辰阳、荆南、二鄂、长江、庐阜、江之东西,凡授百余人。"所撰《金丹大要》为元代内丹名著。至此,全真道遍传南北,盛大至极,其势力足以与当时渐联合为正一大派的符? 诸派相匹敌。全真教的地位因元室册封全真祖师而荣誉无加。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诏封全真道所尊东华帝君,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五祖为"真君",后人称"北五祖";册封王?七大弟子为"真人",世称"七真"。全真道贵盛至极后,教风崇尚奢侈,势力渐减。自元统三年(1335)完颜德明任全真掌教,其后继者再未见之于史传。
  明朝时,全真道士被授予封号官禄如刘渊然,邵以正等辈甚罕,多隐修于山野,云游于江湖。明初有多名全真道士阐发教址。无垢子何道全,多年隐栖终南山,后云游东南,自《随机应化录》2卷录其语录、诗偈,多言心性,兼涉内丹命术。混然子王道渊撰有《道玄篇》、《还真集》、《升玄护命经注》、《青天歌注》等阐发内丹。
  永乐间,属全真一系的道士张三丰,声望弥高,被称为"活神仙",张三丰名全一,一名君宝,号三丰,一号张邋遢,辽东懿州人"颀而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冉如戟,寒暑性一衲一蓑,所啖升米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经目不忘,游处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善嬉谐,旁若无人"。自称生于金末定宗三年(1248),曾为中山博陵县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丹诀,赴武当修炼多年。他的门下形成了一个新的全真派的支派。他的著述可参见王锡龄辑成《三丰祖师全集》家藏等书。
  全真正宗,自元代以来,"七真"门下各自开派,分为龙门(丘处机)、随山(刘处玄)、南无(谭处端)、遇山(马钰)、嵛山(王处一)、清静(孙不二)、华山(郝大通)七个支派,以龙门派最为壮大,该派传至明代,出现以戒律密传的"龙门律宗"。
  清代,全真派诸派中龙门派呈中兴之象,以龙门律宗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为中兴之祖。王常月,号昆阳子,山西长冶人,20岁时遍游名山,访求大道。1656年,王常月134岁时,任北京白云观方丈,顺治帝封其为国师,康熙帝皈依于王之门下。王常月广授度牒,还长途跋涉到江苏茅山,湖北武当山传戒,于是,龙门风教遍于天下。他严格管理白云观,清规戒律,道门严整,香火不断,成为全真龙门派的大长管,公认为"全真第一丛林",龙门派大盛于世。
  清末全真道逐渐势微。1912年,北京白云观成立了全真派的全国性组织"中央道教会"。

   符?派诸教

  符?派道教长于斋醮法事,唐时为最盛。主要的符?教派有上清、灵宝、正一、神霄、清微等。
  灵宝派约形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以专门传播《灵宝经》而得名。灵宝派注重祈祷请神、礼拜斋醮等法事进行"教化劝善"。据陶弘景《真诰》记载,灵宝派据茅山举行送竟、斋戒等法事活动,每年"三月十八日,公私云集,车有数百乘,人将四五千,道俗男女,状如都市之众。看人惟共登山作《灵宝》唱赞,事迄便散"。元帝曾封阁皂山万寿崇真宫第46代宗师杨伯为"太玄崇德翊教真人"。灵宝派的分支"东华派"创立于两宋之际,创始人为道士宁全真讲究斋醮和内丹相结合。
  神霄派创始人为北宋末江西南丰道士王文卿。徽宗时,林灵素借助皇帝的力量推广"神霄雷法",使它风行一时。此后它传承不绝,支派繁生。神霄雷法是一种据说能够召雷唤雨的符?法术。该派认为道士作法必须以内丹修炼作为根基,"内炼成丹,外用成法",主张融合内丹与符?。
  清微派的创始人是唐末广西零陵人祖舒。经五代北宋,至南宋晚期,其影响渐大。南宋理宗时,第10代宗师黄舜申以擅长清微雷法闻名京城,皇兄赵孟端拜他为师,跟他学习清微雷法。
  南宋初,道士周真公,称许逊等六位真仙降临,传净明灵宝秘法,创立净明道。该派传行 "净明法"的新符?。净明道也重视内丹修炼,强调符?与内丹的结合。它十分重视忠孝伦理,形成该派特色。
  元初,江西隐士刘玉以南昌为活动中心,再开净明道宗。新净明道自称"净明忠孝道",宣扬三教归一的宗教学说。
  这些较大的符?派系以外,宋元时期还有不少符?小派。各派之间相互融合吸收,区别越来越小,到后来终于全部汇入正一道。

     符?斋醮

  道教自创始以来,即以符、?、斋、醮为主要活动方式,其历史源远流长。但究竟何谓符?,何谓斋醮,众说纷纭。有说纯属封建迷信,不屑一顾,有谓内含科学哲理,需正确对待。根据龙虎山嗣汉天师府保存资料,并采访龙虎山地区终生从事道教事业的老道,应该讲所谓的符、?、醮并非像社会上一般人所说的那样,它也有一定哲理,否则就不可能历代相传,延续至今。

    道藏

  历史上,自南北朝以来各朝代都有人整理道教经书,编写道经书目。陆修静稍后,有孟法师、陶弘景等人编写道经目录。隋唐有更多人做这项工作。唐玄宗崇信道教,曾专门派人搜访道经,编写成历史上第一部《道藏》,派人抄写、流传。安史之乱时,朝廷收藏的道经毁于战火。宋朝为修编《道藏》作出了重大贡献。宋太宗命令徐铉等人校正道经。后来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初年,让王钦若主持《道藏》的整理工作。不久,又让张君房修编《大宋天宫宝藏》。张又挑其中重要道经编成《云笈七秽》。宋徽宗曾经命令重新校理《道藏》,不久又雕版印刷《政和万寿道藏》,它是历史上第一部全部刊印的《道藏》。
  金元时期,孙时道花了几年时间,搜访道经,对已有残缺的《政和万寿道藏》进行增补,刊行了《大金玄都宝藏》。公元1244年,道士宋德方在蒙古皇室的支持下搜罗道经,编成并刊行《玄都宝藏》。据称有7800卷。元朝两次焚烧《道藏》,加上元末天下大乱,《道藏》经版没有能够完整保存下来。
  明代,第43代正一天师张宇初等人受朝廷之命负责编修事宜。张宇初死后,由他的弟弟第44代天师张宇清继续负责。直到明英宗正统十年(1445)终于完成《正统道藏》的印刷刊行。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第50代正一天师张国祥又受命编成《续道藏》。这两部经书加起来共有道书约1500种,5485卷,分装为512函,每函按《千字文》顺序编号,即今天所说的《正统道藏》。
  《道藏》的内容十分庞杂,篇卷数量很大,既有大批道孝的经典、丹经、符?、戒律以及神仙人物传记、宫观山志等等,又有儒家和诸子百家著作上百种,还收入不少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如医药学著和天文历法著作等等。
  明以后重要的道教丛书主要有三种:《道藏续编》《道藏辑要》《道藏精华录》。《道藏续编》由清闵一德编成,多收清人著作。《道教辑要》由道士彭定求编成,收道书近300种。《道藏精华录》由宋一子辑成,有一部分是清朝和民国初年的著作。
  《正统道藏》这部丛书保留了大批中国古代文献。

    福地洞天

    七十二福地:

    地肺山――在江宁府句容县界,昔陶隐居幽栖之处。
    盖竹山――在衢州仙都县,真人施存治之。
    仙山――在温州梁城县十五里近白溪草市,真人张董华治之。
    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属地仙刘奉林治之。
    西仙源――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仙张兆期治之。
    南田山――在东海东,舟船往来可到,属刘真人治之。
    玉溜山――在东海近蓬菜岛上,多真仙居之,属地仙许迈治之。
    青屿山――在东海之西,与扶桑相接,真人刘子光治之。
    郁木洞――在玉笋山南,是萧子云侍郎隐处,至今阴雨,犹闻丝竹之音,往往樵人遇之属地仙赤鲁斑主之。
    丹霞山――在麻姑山,是蔡经真人得道之处,到今雨夜多闻钟磬之声,属蔡真人治之。
    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中,属地仙侯生所治。
    大若岩――在漫无边际州永嘉县东一百二十里,属地仙李方回治之。
    焦源――在建州建阳县北,是尹真人隐处。
    灵墟――在台州唐兴县北,是白云先生隐处。
    沃洲――在越州剡县南,属真人方明所治之。
    天姥岭――在剡县南,属真人魏显仁治之。
    若耶溪――在越州会稽县南,属真人山世远所治之。
    金庭山――在庐州巢县,别名紫微山,属马仙人治之。
    清远山――在广州清远县,属阴真人治之。
    安山――在交州北,安期生先生隐处,属先生治之。
    马岭山――在柳州郭内水东,苏耽隐处,属真人力牧主之。
    鹅羊山――在潭州长沙县,娄驾先生隐处。
    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
    青玉坛――在南岳祝融峰西,青乌公治之。
    光天坛――在衡岳西源头,凤真人所治之处。
    洞灵源――在南岳招仙观西,邓先生所隐地也。
    洞宫山――在建州关隶镇五岭里,黄山公主之。
    陶山――在温州安国县,陶先生曾隐居此处。
    皇井――在温州横阳县,真人鲍察所治处。
    烂柯山――在卫州信安县,王质先生隐处。
    勒溪――在建州建阳县东,是孔子遗砚之所。
    龙虎山――在信州贵溪县,仙人张巨君主之。
    灵山――在信州上饶县北,墨真人治之。
    泉源――在罗浮山中,仙人华子期治之。
    金精山――在虔州虔化县,仇季子治之。
    阁皂山――在吉州新淦县,郭真人所治处。
    始丰山――在洪州丰城县,尹真人所治之地。
    逍遥山――在洪州南昌县,徐真人治之地。
    东白源――在洪州新吴县东,刘仙人所治之地。
    钵池山――在楚州,王乔得道之处。
    论山――在润州丹徒县,是终真人治之。
    毛公坛――在苏州长洲县,属庄仙人修道之所。
    鸡笼山――在和州历阳县,属郭真人治之。
    桐柏山――在唐州桐柏县,属李仙君所治之处。
    平都山――在忠州,是阴真君上升之处。
    绿萝山――在朗州武陵县,接桃源界。
    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泽县,是五柳先生隐处。
    彰龙山――在潭州澧陵县北,属臧先生治之。
    抱福山――在连州连山县,属范真人所治处。
    大面山――在益州成都县,属仙人柏成子治之。
    元晨山――在江州都昌县,孙真人、安期生治之。
    马蹄山――在饶州鄱阳县,真人子州所治之处。
    德山――在朗州武陵县,仙人张巨君治之。
    高溪蓝水山――在雍州蓝田县,并太上所游处。
    蓝水――在西都蓝田县,属地仙张兆其所治之处。
    玉峰――在西都京兆县,属仙人柏户治之。
    天柱山――在杭州于潜县,属地仙王柏元治之。
    商谷山――在商州,是四皓仙人隐处。
    张公洞――在常州宜兴县,真人康桑治之。
    司马梅山――在台州天台山北,是李明仙人所治处。
    长在山――在齐州长山县,是毛真人治之。
    中条山――在河中府虞乡县,是赵仙人治处。
    湖鱼澄洞――在西古姚州,始皇先生曾隐居此处。
    绵竹山――在汉州绵竹县,是琼华夫人治之。
    泸水――在西梁州,是仙人安公治之。
    甘山――在黔南,是宁真人治处。
    晃山――在汉州,是赤须先生治。
    金城山――在古限戍,又云石戍,是石真人所治之处。
    云山――在邵州武刚县,属仙人卢生治之。
    北邙山――在东都洛阳县,属魏真人治之。
    庐山――在福州连江县,属谢真人治之。
    东海山――在海州东二十五里,属王真人治之。

    三十六洞天:
    霍桐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霍林洞天,在福州长溪县,属仙人王纬玄治之。
    东岳泰山洞――周回一千里,名曰蓬玄洞天,在衮州乾封县,属山图公子治之。
    南岳衡山洞――周回七百里,名曰朱陵洞天,在衡州衡山县,仙人石长生治之。
    西岳华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仙洞天,在华州华阴县,真人惠车子主之。
    北岳常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
    中岳嵩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司马洞天,在东都登封县,仙人邓云山治之。
    峨眉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虚陵洞天,在嘉州峨嵋县,真人唐览治之。
    庐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洞灵真天,在江州德安县,真人周正时治之。
    四明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山赤水天,在越州上虞县,真人刁道林治之。
    会稽山洞――周回三百五十里,名曰极玄大亢天,在越州山阴县镜湖中,仙人郭华治之。
    太白山洞――周回五百里,名曰玄德洞天,在京北府长安县连终南山,仙人张季连治之。
    西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天柱宝极玄天,在洪州南昌县,真人唐公成治之。
    小沩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好生玄上天,在潭州澧陵县,仙人花丘林治之。
    潜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天柱司玄天,在舒州怀宁县,仙人稷丘子治之。
    鬼谷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贵玄司真天,在信州贵溪县,真人崔文子治之。
    武夷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真升化玄天,在建州建阳县,真人刘少公治之。
    笥山洞――周回一百二十里,名曰太玄法乐天,在吉州永新县,真人梁伯鸾主之。
    华盖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容成大玉天,在温州永嘉县,仙人平公修治之。
    盖竹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长耀宝光天,在台州黄岩县,属仙人商丘子治之。
    都峤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宝玄洞天,在容州普宁县,仙人刘根治之。
    白石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秀乐长真天,在云和州含山县,白真人治之。
    岣漏山洞――周回四十里,名曰玉阙宝圭天,在客州北流县,属仙人饯真人治之。
    疑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朝真太虚天,在道州延唐县,仙人严真青治之。
    洞阳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洞阳、隐观天,在潭州长沙县,刘真人治之。
    幕阜山洞――周回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县,属陈真治之。
    大酉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大酉华妙天,去辰州七十里,尹真人治之。
    金庭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属赵仙伯治之。
    麻姑山洞――周回一百五十里,名曰丹霞天,在抚州南城县,属王真人治之。
    仙都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仙都祈仙天,在处州缙云县,属赵真人治之。
    青田山洞――周回四十五里,名曰青田大鹤天,在处州青田县,属付真人治之。
    钟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朱日太生天,在润州上元县,属龚真人治之。
    良常山洞――周回三十里,名曰良常放命洞天,在润州句客县,属李治之。
    紫盖山洞――周回八十里,名曰紫玄洞照天,在荆州常阳县,属公羽真人治之。
    目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天盖涤玄天,在杭州余杭县,属姜真人治之。
    桃源山洞――周回七十里,名曰白马玄光天,在玄州武陵县,属谢真人治之。
    金华山洞――周回五十里,名曰金华洞元天,在婺州金华县,属戴真人治之。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佛教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推荐内容